今(2019)年台灣開始進行金融機構識別非稅務居民的金融資產及盡職調查並於明(2020)年首次與他國進行資訊交換,
不免我們在網路已能看到許多介紹CRS的資訊,
他是一套金融機構盡職調查和申報的標準, 包括需要進行申報的金融機構、金融帳戶、盡職調查程序、應申報資訊等。
很多客戶來信詢問CRS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海外財產?
許多財經網站或是新聞媒體都有說明會受到影響的人士有哪些,
基本上只要是長期居住在台灣的公民且在海外並沒有藏匿金融資產就不會有任何影響。
至於在海外有資產的人士也無需太擔心,
只要確認該資產符合以下條件其實也無須特別處理,
畢竟CRS旨在防止逃漏稅及洗錢,
這筆資金的來源可以清楚交代且所產生之獲利符合基本稅額免稅門檻或低於每年海外所得免稅額門檻便無影響。
上面定義的部分筆者就不再做過多的贅述了,
筆者參與實務上的案例經驗:
1. 2016年時參與了三個國家,因應CRS對國內金融機構法規的制定給予部分意見並協助政府官員和金融機構導入
CRS。
2. 2017年參與了兩個國家的法規制定並協助導入CRS。
由於參與其中的這段經驗所以對政府稅務部門如何實際運用及交換該等資料,
以及金融機構如何進行資料的蒐集可以說是較為熟悉的。
在2018年筆者就經常耳聞, 有很多自稱是“專家”的人士協助中國高資產人士規劃如何規避CRS的資訊交換, 而這些專家多半選擇台灣及東南亞做為海外資產的避風港,
更不用說他們選擇的標的物了,
本人仔細研究了一位專業人士提供給某中國友人的規劃書時, 裡面所建議的竟然全是投資金融產品、民間投資或不動產等, 最後建議他還是另請他人重新規劃會比較穩妥。
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 很多在台灣的會計師、律師及銀行家在沒有仔細研究過CRS,
以及研究各國所制定的法律內容,
便建議客戶使用不適當的方式來規避CRS,
實在令人感到無奈, 這些自稱專業的人士建議其客戶規避CRS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持有不動產, 珠寶或是有價商品 (古董字畫等藝術品),
但沒有人想過這樣的配置對於其資產的流動性極低, 而且長期維護費用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更不用說屆時需要變現時,這筆現金是否又會進入到你的金融帳戶?
如何選擇適合的工具來應對CRS?
你所選擇的方法是否符合長期的發展?如何配置我們的資產,才能做到永久的免稅、節稅、資產保全?
對於持有的不動產所在國的相關法律是否都了解?
對於該區的不動產的保值性及該地區未來發展性是否有做調研?
如果急需使用這筆資金該如何處理?
如果亡故後是否有繼承與稅務方面的問題?
如果藝術品遺失或毀損應該如何處理?
表面上各國看起來大家都支持OECD,
但很多國家是消極的在合作推動CRS,
所以要讓自己的資訊不被交換出去的方法有很多,
而這些方法還是能讓你以持有流動性較高的現金為主,
或是以金融資產的形式持有,
完全不需要將資金轉向流動性極低的商品進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筆者建議各位專業人士,
如果你的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
請先了解一下客戶資產的所在國,
及該國針對CRS的立法及運作方式後再做適合的建議,
也建議各位讀者,
如果您有這方面的問題,
一定要尋找有經驗的人士而非你在國內所熟悉的會計師、律師或銀行家,
因為這涉及到你的資產所在國的法律,
而不僅在台灣。
0 意見:
張貼留言